-
《指环王》中这一情节竟真实存在!研究揭示植物间传递警讯原理
植物显然没有耳朵和眼睛,但是过去的研究表明,它们会释放人们可以闻到的所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此来与周围的植物进行交流。
来源:参考消息网2023-10-250 -
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庆中秋诗歌朗诵会”
9月29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在本部举办了“欢庆中秋佳节,赏诗歌、品月饼”庆祝活动,中尼两国师生同台献艺,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讲中秋故事、制作月饼、书法体验等方式一起欢度中秋佳节。加德满都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Uddhab教授…
来源:南亚网视2023-10-196 -
辛德勇著作《简明黄河史》讲述母亲河与河畔的中国人
在辛德勇教授笔下,诸子百家、勾践迁都、秦始皇出巡、刘项争霸等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项都和黄河有关,由此可见黄河对中国人的历史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2624 -
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呈独特西部特征 光影中营造浓郁地域风情
电影展将充分利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策划活动,呈现独特的西部特征,营造浓郁的地域风情。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9-321 -
散文|火辣辣的重庆
三伏天度假日,刚刚参加完岳阳“洞庭渔火季”,热性娱性味性未尽。应发烧乡友相约,正好有空闲去欣赏品赏夜间灯火渔火烟火网红城市美食之都——重庆,以了却向往已久一直未能成行的愿望。
来源:湖南日报2023-9-217 -
那些瑰宝,不只璀璨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不少地方拥有璀璨的瑰宝,比如文莱的琼撒拉、肯尼亚的察沃绿、黎巴嫩的女王古皂……它们不仅是珍稀的宝藏,更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光彩夺目。
来源:环球时报2023-9-26 -
亲历尼泊尔王室血案
那是2001年6月2日凌晨,一位尼泊尔朋友向我使馆通报称:昨晚王宫发生惊天血案,王储迪潘德拉开枪打死了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等多名王室成员。
来源:外交官说事2023-8-21153 -
新疆斯布孜额演奏人:来自草原的声音在回荡
斯布孜额是新疆哈萨克族历史悠久的吹奏乐器,和冬不拉、霍布孜(哈萨克族传统弹奏乐器)一样,都是哈萨克族世代流传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2017 -
罗马的美,少不了伞松
这种松树是意大利城市罗马的标志性植物,其学名是石松,因外观独特——树干高直、树冠似伞而被称为伞松,也因为在罗马地区广泛种植而被称为罗马松。
来源:环球时报2023-8-175 -
希腊华媒:观看《长安三万里》是海外华人的一场“寻根之旅”
希腊希中网刊发题为《海外华人心里也有一座“长安城”》的文章称,影片“火爆出圈”根源于大唐盛世和中华诗词的魅力,展示了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8-137 -
中国电建助力“一带一路”题材电影《巴铁女孩》走上大银幕
当地时间8月3日,由中国电建支持拍摄并赞助上映的第一部中巴合拍电影《巴铁女孩》首映礼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家艺术理事会成功举办。中国驻巴基斯坦文化参赞张和清,巴基斯坦总理特别助理、中巴经济走廊前特使扎法尔·乌丁、文化部议会秘…
来源:国际微参2023-8-1114 -
圣本托火车站用壁画记录“旅程”
英国生活方式媒体Veranda近日列出了8个世界上最美的火车站,《环球时报》记者打卡了其中的葡萄牙圣本托火车站,着实被惊艳到了。
来源:环球时报2023-7-317 -
七小时原创话剧带观众品味孔子百味人生
孔子其人何为?孔子其言何意?一座后世传扬、受人参拜的孔庙塑像,一个儒学集大成者的“精神符号”,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境遇与真意?编剧、导演黄盈以七小时原创话剧《孔丘——当我们在谈论孔夫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做引,邀观众共…
来源:中新网2023-7-2310 -
探访金庸笔下麻蓬村:武侠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得宝之人,务请赴浙江衢州石梁,寻访女子温仪,赠以黄金十万两。”在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碧血剑》中,石梁帮、麻蓬拳、温家堡等元素十分突出。近日,中新网记者前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麻蓬村探访。
来源:中新网2023-7-2213 -
袁崇焕送别亲友,写下一首七律,全文无一生僻字,却显得气势豪迈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作者经常会采用各种艺术手段,形象地展现出复杂的内心世界。开心的时刻,大家举杯畅饮,慷慨吟诵;送别的场所,人们也会神情凝重,击筑而歌。
来源:南亚网视2023-7-208 -
海内外专家聚焦红山文化 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13日,一场聚焦中华文明探源、解析红山文化考古发现的交流活动在辽宁省朝阳市举行。百余位海内外考古及文博领域专家就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表真知灼见。
来源:中新社2023-7-148 -
甘肃积石山办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探源“大禹故里”在哪儿
“大禹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据有关文献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禹的出生地应在河湟流域的古河州,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域内。”12日,在“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并成如是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7-1315 -
从门票“秒光”看传统文化热:文化自信燃起来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牙齿、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距今70万-30万年的周口店直立人头骨模型……炎炎夏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展厅,仿佛穿越了百万年的时空。不少家长带着刚放暑假的孩子前来,从古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探索“我们是…
来源:人民网2023-7-1217 -
重磅!黄河流域发现长达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
7月9日,在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发布陕西黄河流域旧石器时期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
来源:人民网2023-7-1117 -
把濒危剧种传承下去 51名00后10年免票演出千场
陕西汉中市00后女孩李雅芝,是当地稀有剧种汉调桄桄的女演员。最近,她因为戏曲变装视频惊艳出圈,也让“汉调桄桄”这个濒危剧种被更多人看到。据悉,包括李雅芝在内的51名00后,在当地坚持10年自搭舞台、不收门票,惠民演出1000多场。
来源:扬子晚报 |2023-7-1026 -
童年记忆里的小人书如今什么样
“这些小人书都是全套的,我小时候都翻烂了,《岳母刺字》《牛头山》《枪挑小梁王》《双枪陆文龙》《小商河》……”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说起小人书,如数家珍。这番话,也把许多人的记忆瞬间拉回到年少…
来源:光明日报2023-7-935 -
成都大运会第二阶段比赛门票正式开售
6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全国体育院校宣传推广活动在天津体育学院举行。会上宣布,成都大运会第二阶段体育比赛门票于7月6日正式上线销售。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7-725